一、家用香水在TikTok爆單
購物旺季正當時,每天都會有各種商品闖進爆單行列。
最近,一款家用擴散型香水在TikTok Shop馬來西亞站火了。過去30天內,這款香水月銷3.5萬件,預估總銷售額達73.4萬令吉(約合120萬人民幣)。
家用香水月銷3.5萬件 圖源:Echotik
從產品本身來看,這款香水并沒有太大的亮點,屬于擴散型香水中的常見款式,在阿里國際站上,相似款單價僅為1.15美元。但在賣貨的TikTok小店里,這款香水卻是扛起營收大旗的頂梁柱。
阿里國際站同款香水 圖源:alibaba
Echotik數據顯示,大約四個月前,這款香水正式上架,賣貨小店NELLY MY的開通時間也差不多在這時候。截至目前,香水總銷售額突破175萬令吉,而店鋪總銷售額為180萬令吉,營收占比高達97%。
從收入來源看,NELLY MY的營銷模式屬于全方位覆蓋,自營、達人帶貨、投流均有涉及。不過從收入占比來看,投流及自營渠道的貢獻最大,收入占比超九成。
在達人帶貨GMV排行榜中也能看到,帶貨GMV最高的一位達人賬號就是小店自營官號,而且是斷層第一,比第二名達人足足多了400萬令吉的GMV。
簡單分析NELLY MY的TikTok官號,可以看到運營手法相對簡單,基本都是真人出鏡,或是介紹產品、或是展示打包、配送等場景,主打一個真實。雖然平均播放量不算太高,但貴在堅持輸出,能承接住偶爾幾個爆款視頻帶來的潑天流量。截至目前,該小店TikTok官號粉絲數已接近2萬,點贊數12.8萬。
小店自營賬號 圖源:TikTok
二、不靠達人,靠自營
在TikTok上,像NELLY MY這樣主要依靠自營收入來源的小店還有很多。雖然達人帶貨是TikTok內容電商的一個重要運營模式,但一些中小賣家為節約成本,還是更傾向于把收入來源握在自己手里。
比如在泰國,經營義烏眉筆的小店Global Smart Shopping。根據Echotik數據,這家小店自去年9月底開通,目前總銷量達到390萬,總銷售額大約2280萬泰銖(約合490萬人民幣)。其中,自營收入占比為零,短視頻和直播收入占比為4.41%,其余渠道收入占比達95.89%。不難看出,這家小店的營銷策略是重投流、輕達人。
小店收入來源分布 圖源:Echotik
類似地,國產母嬰品牌SUNNYBABY也是著重投流。數據顯示,SUNNYBABY泰國小店的投流收入占比超過50%,達人帶貨收入占比大約30%,剩下收入則來自自營賬號。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小店的自營賬號也是帶貨一把手,帶貨銷量和GMV都遠超其他垂類達人。
總的來說,無論是重自營還是重達人,營銷模式基本是固定的,要變的是它們之間的排列組合。若產品利潤率相對較低,譬如Global Smart Shopping家的爆款眉筆,那么重投流或許是最好的出圈方式;若產品利潤率相對可觀,那么可揮發空間就會更大,擅長哪部分營銷便可著重往哪個方向發展。
爆款眉筆穩居銷量榜前列 圖源:Echotik
對賣家來說,這或許也是一種啟示,營銷的過程雖然重要,但選擇哪種營銷方式,同樣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