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茨瓦納獨立前稱貝專納。公元13-14世紀,茨瓦納人由北方遷居此地。1885年成為英國保護地,稱“貝專納保護地”。1966年9月30日宣布獨立,定國名為博茨瓦納共和國,仍留在英聯邦內。
塞萊茨·卡馬是博茨瓦納獨立后首任總統,開國元勛,連續執政14年。擔任總統后即辭去恩瓦托族大酋長職務,以顯示在治理國家過程中消除部族主義影響的決心。同時設立酋長院作為議會的咨詢機構,八大部族酋長成為酋長院成員,既象征性地保留了部落領導人的權力和地位,又為各部族相互溝通、化解矛盾提供了場所。因在領導人民取得獨立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業績卓著,被尊為“國父”。
博茨瓦納獨立時是全球最貧窮的26個國家之一。獨立后建立了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博茨瓦納依靠“鉆石經濟”,于1974年摘掉“最貧窮國家”的帽子。20世紀90年代初,博茨瓦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躍居非洲國家前列,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被譽為“非洲小康之國”,是非洲經濟發展較快、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據2017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137個國家(地區)競爭力排行榜中,博茨瓦納的排名第63位。
獨立以來,博茨瓦納政局長期保持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歷屆政府均堅持“民主、發展、自力更生、團結”的建國原則,既采用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又注意兼顧本國歷史傳統和部落文化,堅持民主、人權、自由理念,重視法治和廉政建設,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被西方譽為?“非洲民主國家樣板”和“腐敗最少和透明度最高”的國家。

二、地理位置
博茨瓦納是位于南部非洲高原中部卡拉哈里盆地的內陸國家。東部和東北部與津巴布韋相連,南部和東南部與南非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納米比亞毗鄰,東北與贊比亞交界。總面積600,37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為585,37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5,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地勢東高西低,境內無大的河流。中部和西南部為卡拉哈里沙漠,占全國總面積的70%;東南部為丘陵地帶,西北部的奧卡萬戈為內陸三角洲,北部喬貝河流域河渠交錯,植被相對茂密,大量野生動物棲息兩地。在旅行圣經《孤獨星球》發布的《2016年最棒的旅行》中,博茨瓦納位居“最值得去的國家”榜首,被稱為“非洲不為人知的驕傲”。
博茨瓦納屬于東2時區,比北京時間晚6個小時,沒有夏令時。
三、行政區劃
博茨瓦納全國分為10個行政區、2個城市和4個鎮。行政區和城鎮均為地方政府,屬中央政府的“地方政府部”統一領導和管轄。
【首都】首都哈博羅內(Gaborone),人口約23萬(2013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商業和金融中心。市內有博茨瓦納大學、博茨瓦納農業大學等機構。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艾滋病防治署、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秘書處等國際組織和次區域組織機構也設于此。哈博羅內年均最高氣溫為28.3℃,年均最低氣溫為12.9℃,年均氣溫20.7℃。
【其他主要城市】
弗朗西斯敦(Francistown),為東北地區重鎮和博茨瓦納第二大城市,是通往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的陸路交通要道,現已由最初的北部采礦業中心發展成為工業、農業和商業發達城市。
塞萊比—皮奎(Selibe-Phikwe),位于博茨瓦納東部地區,是博茨瓦納銅-鎳礦產地。現有輕紡、服裝、化工和服務旅游業。
洛巴策(Lobatse),位于博茨瓦納東南地區,博茨瓦納肉類聯合公司總部所在地。市內有大型現代化屠宰廠,罐頭加工廠、藍濕皮加工廠、制磚廠等。
吉瓦嫩(Jwaneng),位于博茨瓦納南部地區,主要是鉆石開采業,為博茨瓦納第一大鉆石礦所在地,也是世界上價值最高的鉆石礦。
四、自然資源
博茨瓦納礦產資源種類較為豐富。主要礦產資源有:鉆石、銅鎳、煤、蘇打灰、鉑、金、錳等。鉆石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據博方統計數據,已探明的銅鎳礦蘊藏量為4600萬噸,煤蘊藏量2060億噸。
五、氣候條件
博茨瓦納國土的三分之二位于南回歸線以北的熱帶地區,南回歸線貫穿境內,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為沙漠、半沙漠氣候。
年平均氣溫21℃。氣候分雨、旱兩季,雨季炎熱,旱季干冷,晝夜溫差大。10月至次年4月為雨季(濕熱季),5至9月為旱季(干冷季)。1月為最熱月份,白天平均氣溫33℃,最高時達43℃,夜間平均氣溫18℃。7月為最冷月份,平均最高氣溫22℃,平均最低氣溫5℃,晚間最低時僅0℃,甚至0℃以下。
年平均降雨量457毫米,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北部地區年均降雨量650—700毫米,南部和東南部地區年均降雨量400—500毫米,西部和西南部地區年均降雨量僅2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雨季,旱季降雨量僅占全年的1%到10%,1月和2月為降雨最多的月份。
六、人口分布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2017年博茨瓦納總人口約為229.17萬人,絕大部分為班圖語系的茨瓦納人(占人口的90%)
博茨瓦納人口分布不平衡。大多數城鎮和村莊的人口集中在東南部狹長地帶,而廣闊的西部和北部卻人煙稀少。2015年博茨瓦納被稱為“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平均人口密度為3.9人/平方公里。首都哈博羅內人口約23萬,弗朗西斯敦人口約8.3萬,塞萊比—皮奎人口約4.98萬,洛巴策人口約2.96萬,吉瓦嫩人口約2萬。
截至2017年底,在博茨瓦納華人華僑近5000人,主要集中在哈博羅內、弗朗西斯敦、馬翁等城鎮。其中,原籍福建省的僑民中約占半數,其余僑民多來自江西省、東北三省、山東省和陜西省等,少數來自臺灣地區。在博茨瓦納華人華僑主要從事進出口貿易或批發零售業,部分從事建筑承包、餐飲、醫療診所、服裝加工、鋼鐵產品初級加工及機動車維修等。主要僑團有:博茨瓦納華人華僑總商會、博茨瓦納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弗朗西斯敦華商會、馬翁僑社、福建同鄉會、江西同鄉會、南部非洲東北商會、東方城商貿協會等。此外還有博茨瓦納中資企業協會、博茨瓦納中國友好協會等組織。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源自互聯網,由出海club后臺編輯整理匯總,其目的在于收集傳播行業新聞資訊。出海club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網站管理員,本站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