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獲選西班牙最佳平臺
在全球快時尚巨頭ZARA的老家,SHEIN撕開了一道口子。
近日,在市場研究機構Marketplaces Hoy的一項評選中,SHEIN擊敗Leroy Merlín、MediaMark等一眾國際知名平臺,獲選西班牙最佳新平臺,并被列為2024年推薦渠道。
其實SHEIN在西班牙時尚市場的地位早已名列前茅,根據ECDB的報告,2023年SHEIN的市場份額(11%)就超過了歐洲本土品牌ZARA(6%)和H&M(3%);另外Kantar公布的西班牙買家數量最多的時尚電商平臺中,SHEIN排名第二,接近亞馬遜,彰顯平臺強勁的發展勢頭。
SHEIN優勢地位明顯 圖源:pinker
不止是西班牙,毫不夸張地說,SHEIN在整個歐美市場都正狂飆突進。
比如2023年,SHEIN在法國的銷售額超越了H&M、Primark和Kiabi,成為法國第二大服裝品牌;成德國第四大服裝品牌,并很有可能在2024年更進一名;同時還是美國數十個州最受歡迎的時尚品牌以及美國第三大在線時尚零售商。
依托在海外多個市場的領先優勢,SHEIN全球影響力持續提升。據數據分析網站Similarweb的統計,今年第三季度,SHEIN以超2億次的月均訪問量、2.68%的流量份額占比,躍升至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服裝與時尚品牌,斷層領先排名第二的Nike。
SHEIN訪問量全球登頂 圖源:Similarweb
2、不斷精耕細作
事實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快時尚電商市場,SHEIN能脫穎而出與“自主品牌+平臺”雙引擎發展的獨特模式有很大關系。
近些年來,SHEIN一直在不斷優化供應鏈能力,打造出柔性按需的供應鏈優勢。一方面,SHEIN的自營品牌持續保持創新和品質,能滿足消費者對時尚和個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平臺化運營能為第三方賣家提供廣闊的發展機遇,進而豐富SHEIN的產品線,擴大用戶覆蓋面。
據統計,目前SHEIN旗下的自營品牌共有9個,涵蓋服裝鞋帽、美妝、內衣、寵物、箱包等20多個品類。比如SHEIN主推的美妝及內衣品牌SHEGLAM和Luvlette,它們不僅擁有獨立的線上站點,還以獨立品牌的身份進行運作,發展勢頭相當迅猛。
SHEIN自營美妝品牌 圖源:SHEGLAM
在自營品牌站穩腳跟的同時,SHEIN還不斷深化平臺模式,幫助賣家在全球各個市場進行本土化運營。
比方說,今年6月,SHEIN在美國推出半托管模式,之后8月份平臺半托管模式又相繼開放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歐洲五國站點,全面引入軍備本地備貨及履約能力的中國賣家,豐富中國賣家針對海外市場的優質產品供給。
在美國推出半托管 圖源:diontekinnovation
在西班牙開放平臺模式后,不少西班牙本土品牌和賣家也紛紛在SHEIN上開設店鋪,包括西班牙鞋履品牌Porronet、新銳太陽鏡品牌Hawkers、創新家居品牌Create等。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SHEIN自主品牌產品以及平臺模式版圖不斷升級拓展,其未來在海外市場將獲得更大的增長空間,全球影響力也將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