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業成功
在跨境電商的廣闊舞臺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總有一些企業憑借獨特的眼光和不懈的努力,書寫著令人矚目的商業傳奇。
科達利,這個名字或許并不為所有人所熟知,但它在鋰電池結構件領域卻是名副其實的實力冠軍。電池邊角料這個細分市場,便是科達利發家的起點。經過長期的深耕細作,科達利已經從一個不起眼的電池配件小作坊起步成長為市值超過290億的巨頭企業,業務足跡遍布全球各地。
科達利市值數據 圖源:百度股市通
科達利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96年,來自浙江寧波農村的兩兄弟勵建立和勵建矩用攢下的2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在深圳成立了科達利公司。起初,這只是一個五金模具加工小作坊,條件簡陋,資金有限。但他們憑借過硬的技術和不懈的努力,逐漸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兩個人的身家也上升至90億。
創業初期,科達利的路走得并不順利,經營一年之后才有多余的資金購買了第一臺設備。科達利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與比亞迪的合作上。當時,已經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二電池生產商的比亞迪,電池結構件主要從日本進口,但價格高、周期長成為了它擴大生產的瓶頸。勵建立看到了這個機會,帶領團隊研發出了符合比亞迪需求的電池結構件,成本只有日本產品的三分之一,由此順利拿到了比亞迪的訂單。
慢慢的,科達利的生意步入了正軌。2011年,科達利連續簽約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頭部企業;2017年,科達利在深交所敲鐘上市,拿下13.2億元的巨額融資;2020年,科達利進軍海外市場,先后在歐洲的德國、匈牙利、瑞典等地建立了生產基地。
成功上市并拿下巨額融資 圖源:天眼查
二、大賣故事多
事實上,在跨境圈,每一天都上演著無數關于夢想、挑戰與逆襲的故事。從默默無聞到行業巨頭,無數創業者在這里書寫了屬于自己的傳奇。像科達利這樣從無名小輩逆襲成行業巨頭的勵志故事并不在少數。
比如說,在“中國五金之都”浙江永康從事鍋具制造的卡羅特,起初只是為海外品牌提供貼牌代工服務。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卡羅特意識到代工廠并非長久之路,2013年開始轉型,2016年推出自有品牌卡羅特CAROTE。事實證明,卡羅特這一決定十分明智。如今的卡羅特,已經從代工廠搖身一變成為跨境上市大賣,今年10月初正在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卡羅特赴港敲鐘 圖源:香港文匯網
“功夫不負苦心人,鐵杵終能磨成針。”就算是跨界搞電商,也能靠實力在跨境圈闖出一番天地。
主營背景布以及其他攝影周邊器材的Kate品牌創始人便是跨界創業成功的牛人。從生物學領域跨界到電商行業的他,在2015年選擇了亞馬遜作為出海平臺,2023年,Kate在亞馬遜的銷售額高達8000萬元,年均增長率為30%。如今的Kate品牌可以說是實力杠杠的大賣,不僅穩居全球市場份額前三,還是亞馬遜美國站類目的Top 1玩家。
?Kate品牌海外成績亮眼?圖源:亞馬遜全球開店
展望未來,跨境電商行業依然充滿無限可能。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全球化的深入推進,跨境電商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對于廣大跨境玩家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總的來說,跨境電商行業是一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領域,但也是一個孕育夢想和奇跡的地方。無數無名小輩在這里逆襲成行業巨頭,他們的故事激勵著每一個懷揣夢想的跨境人勇往直前。在未來的日子里,相信會有更多的跨境人在這片廣闊天地里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