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訪問量普遍下滑
盡管是全球范圍內潛力最大的電商市場之一,但東南亞在電商領域的表現總是起伏不定。
近日,數據分析網站Similarweb通過對東南亞幾大電商巨頭的統計和分析,發布了2024年8月份東南亞電商平臺訪問量(包括桌面+移動端)的相關數據。
具體來說,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中,包括Shopee、Lazada、Tokopedia在內的東南亞電商巨頭在各個市場的熱度普遍下降。
8月份東南亞多個電商平臺流量下滑 圖源:跨境東南亞
以區域市場份額占有率最高的Shopee和Lazada為例,今年8月份,Shopee各站點網站總訪問量為 5.311 億,較上月下降 3.3%,其中菲律賓站點訪問量流失最多,環比下降8.0%;與此同時,Lazada雖然在新加坡和越南訪問量有所上升,但網站總訪問量也不及7月,為1.271 億,較上月下降4.4%,并且其成績下降最快的同樣是菲律賓站點,降幅達到11.6%。
此外,除了跨境平臺,東南亞本土電商平臺的流量表現也不容樂觀,比如,對比今年7月份,印尼電商霸主Tokopedia的訪問量下降了3.3%、越南知名零售商Sendo的訪問量下降了4.5%,而新加坡的Qoo10的流量環比甚至達到20%。
Qoo10訪問量環比下降了20% 圖源:跨境東南亞
二、輪番上陣漲傭
客觀來看,8月份東南亞電商市場熱度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方面,8月份處于7.7大促和9.9大促之間,在層出不窮的促銷活動下,當月東南亞消費者的網購需求明顯降低,電商平臺的訪問量和交易量也隨之下跌。
Shopee 9.9超級購物節即將上線 圖源:Shopee
另一方面,近段時間來東南亞各大市場有關電商稅收、跨境商品進口等方面的管控越發嚴格,而也給電商平臺和跨境賣家帶來了不小沖擊。今年8月4日,越南市場管理總局電子商務檢查組就在河內查處了一起電商產品違規案例,涉案金額高達1.3億越南盾;8月6日,印尼檢查小組也在一次大規模排查中發現大批非法進口商品,總價值達460億印尼盾。
不管怎么說,從賣家的角度出發,平臺流量下滑意味著潛在消費者的流失,這絕對不是好事。然而,“禍不單行”,在東南亞各大市場收緊合規政策監管的同時,Shopee、Lazada、TikTok三大平臺又輪番上陣漲傭,給賣家帶來更大的壓力。
就在不久前,Shopee連發三條通知,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上調菲律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三大站點的傭金費率,其中馬來西亞站點的賣家傭金費率統一漲至15.12%;Lazada緊跟其后,也宣布將從8月15日起提高交易費用,其中數碼產品類目的傭金費率上調至20.5%;而TikTok Shop最終也架不住成本壓力,宣布將于9月份提高馬來西亞站點多個產品類別的傭金費率。
Shopee馬來西亞傭金上漲 圖源:Shopee賣家中心
總而言之,被大批賣家視為電商寶地的東南亞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自上而下的、各方廣泛參與的深刻變革,而這將在短時間內對平臺和賣家的業務發展產生一定影響,8月份東南亞電商平臺訪問量下滑就是明證。因此,賣家務必做好充足的準備,從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服務質量、增強營銷策略等多方面出發,積極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大批電商平臺流量下滑,東南亞市場亂成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