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機器人翻車
隨著ChatGPT風靡全球,人工智能在跨境電商領域產生的震動也越發劇烈,然而,由于技術發展的不成熟性,“AI+電商”模式目前還面臨許多挑戰。
據報道,有部分亞馬遜賣家反饋,近期亞馬遜AI機器人疑似開始大范圍標記違禁詞,導致數萬條listing在賣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刪除,雖然以往listing因違規而被亞馬遜刪除的事件時有發生,但本次違禁詞標記很多都是誤判,因此賣家們都覺得莫名其妙。
此前多次出現listing違規被下架 圖源:知無不言
比如,一位銷售地毯產品的賣家在產品描述中宣傳自家產品采用了“波斯地毯”的設計,沒想到單憑“波斯”這個詞,AI竟然判定其商品違反限制產品政策,并要求其提供有效的原產地或合規證書。盡管該賣家已經提出上訴,但由于沒有及時收到亞馬遜的回復,并且也拿不原產國證書,他無奈只好刪除了這類商品。
更糟糕的是,或許是由于被誤刪的listing太多,亞馬遜官方的處理速度也慢到被賣家詬病。
“上周我們因為這個原因刪除了數萬個listing……亞馬遜部門在解決案件方面非常無能,許多人花了12-14天才讓他們解決問題,這太荒謬了!”
“亞馬遜要嘗試2-3次才能讓每個列表恢復,然后幾個月后他們又會誤判。”
賣家怨聲載道 圖源:億恩
二、AI技術急需改進
老實說,如今正值備戰年底旺季的關鍵時刻,大批listing被突然刪除,對跨境賣家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也難怪業內人士紛紛直言:“亞馬遜AI機器人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亞馬遜AI功能第一次翻車了。早在去年年底,就有賣家反映稱,亞馬遜推出的AI評論摘要功能存在產品描述不準確、或者過于重視差評的問題。
舉例來說,一位銷售網球套裝的賣家指出,其產品的4300多條評論中,只有7條提及了氣味,但亞馬遜AI卻在評價總結中對負面信息進行了夸大:“一些評論者對該產品的氣味感到失望。”
亞馬遜AI評價摘要功能存在問題 圖源:Slashdot
所謂“萬事開頭難”,盡管AI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嚴格上講該模式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出現失誤也是在所難免。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能和電子商務的結合確實給電商平臺帶來無限商機。
此前分析公司IHL Group發布的《Retail AI Readiness Index》報告就顯示,到2029年,人工智能將會給北美零售業帶來超過1.5萬億美元的巨大增長,其中,亞馬遜和沃爾瑪這兩大電商巨頭收益最多,二者預計將借助AI電商收獲5800億美元的增長。
AI將給多個電商巨頭帶來收益 圖源:IHL Group
總而言之,“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盡管AI電商的潛力正在不斷展現,并且已經取得了不少顯著的成就,但整體上仍有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在此背景下,各大平臺和賣家在利用AI技術為業務賦能的同時,也不宜過度依賴,而應更多地關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購物體驗。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亞馬遜AI功能翻車,大批賣家listing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