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占比首超六成
近年來,韓國消費者網購熱情逐年攀升,越來越多的韓國人也開始發現中國商品的魅力。
近日,韓國統計局發布最新韓國海外直購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韓國消費者海外直購總額超2萬億韓元,其中61.4%都來自中國。這不僅標志著韓國海外直購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韓元大關,同時也是中國商品交易額占比創下的歷史新高。
2024Q2中國商品交易額占比首超六成 圖源:kostat.go.kr
不過,中國商品在韓國市場的爆火并非偶然。自去年開始,隨著中國電商平臺速賣通和Temu在韓國市場的擴張加速,中國商品在韓國市場的熱度便持續走高。
韓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韓國跨境電商進口總額同比增長26.9%,達到6.7567萬億韓元,其中,來自中國的進口額同比暴漲121.2%,達到3.2873萬億韓元,約占韓國海外直購總額的一半。正是在這一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韓國最大的跨境電商進口來源地。
而進入2024年,隨著韓國海外直購市場的持續增長,中國商品在韓國市場的熱度更是居高不下,這也促使了來自中國的商品交易額在韓國市場上節節攀升,屢破記錄。2024年第一季度,來自中國的商品交易額占比就達到57%;第二季度,這一比例便直接上升至61.4%。
2024Q1中國商品交易額占比57% 圖源:kostat.go.kr
可以說,中國商品在韓國市場正經歷著高速發展的階段,這對于希望降低跨境物流風險的賣家而言,無疑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市場機遇。
二、機遇與挑戰并存
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面對韓國市場對中國商品的熱烈追捧,賣家們在為業務增長歡喜的同時,也要意識到這巨大流量紅利下所潛藏的挑戰。尤其是在中國商品大舉進入韓國市場的背景下,相關的監管政策、市場措施也必然隨之而來。
例如今年5月,韓國政府就出臺了一項新政策,規定沒有獲得KC認證的嬰兒車、玩具等80種高風險產品禁止在網上出售,這其中包括34種兒童產品、34種電器及家居產品、12種日用化工產品。雖然這項規定很快因為受到韓國消費者的普遍質疑而被撤銷,但韓國政府也表示,將對這80種產品進行風險檢查。
安全認證禁令被撤回 圖源:hani.co.kr
與此同時,隨著海外直購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韓國消費者對海外電商平臺的投訴也越來越多。為此,今年3月,韓國反壟斷機構發布一項新規定,要求海外電商平臺必須在韓國指定授權代理商,負責處理韓國消費者的損害賠償、糾紛解決等問題,以此加強對海外電商平臺的監管。
韓國政府要求海外電商平臺指定在韓代理商 圖源:kgnews.co.kr
當然,盡管監管力度在加大,但這些變化都是市場增長所帶來的必然舉措。就當前市場表現來看,韓國跨境電商的市場環境還是相對友好的。尤其是在不少國家都增收或修改小額進口關稅的情況下,韓國的小額進口免稅政策依然維持運作,這對于廣大跨境小商家而言,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不過,隨著韓國海外直購市場的持續增長,加之韓國本土企業的爭議問題,韓國政府或許會進一步收緊相關進口及監管政策。但無論未來政策如何變化,對于跨境賣家而言,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在把握流量紅利的同時,也應該注重提升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中國商品在韓國市場吃香,Q2交易額占比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