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商務和金融協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形成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更大合力。
跨境貿易和投資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一直以來,金融業在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在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大背景下,《意見》適時推出,既有利于提升金融業服務跨境貿易和投資的質效,也有利于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
在筆者看來,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金融業在三大維度大有可為。
一是服務跨境貿易有空間。近年來,金融機構持續豐富跨境貿易金融產品,延伸服務觸角。例如,銀行機構推出了訂單融資、票據貼現、支付結算等多類服務,保險機構擴大了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未來,金融機構宜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尤其要加大對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跨境貿易的支持力度,比如,針對科技型外貿企業,銀行機構需要根據知識產權、商標權、科技成果等無形資產提供質押融資服務,保險機構也需要將數據資產納入承保服務范圍。對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金融機構可基于可信的物流、資金流等數據要素,創新金融服務,滿足市場新需求。
二是助力跨境投資有潛力。金融服務跨境投資包含兩個層面:一方面是服務企業“走出去”,即金融機構助力國內企業進行全球投資和布局,提升全球競爭力。這要求國內銀行尤其是大型銀行發揮專業化、國際化優勢,完善境外網絡布局,為外貿企業提供堅實的“資金后盾”,包括并購貸款、銀團貸款、投貸聯動等服務。同時,保險機構也可以通過保單質押、貸款保證保險等保險工具支持外貿企業開展投資。
另一方面是金融機構助力外資“引進來”。近年來,中國市場對外資的“磁吸力”持續增強。商務部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6870家,同比增長14.2%。此外,外資金融機構來華展業、投資的步伐也不斷提速。未來,國內金融機構可以進一步加強與外商投資企業的對接與合作,并針對外商投資企業提供更具專業性和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助力外資“引得來”“留得住”。
三是分散、化解風險有需求。對跨境經營的企業而言,跨境貿易和投資主要面臨匯率、信用等方面風險,利用金融工具分散、化解這些風險的需求持續存在。未來,銀行機構需要持續豐富匯率避險金融服務,尤其要研究推出針對不同幣種的套期保值工具,助力企業化解匯率風險;而保險機構可發揮在資信調查等方面優勢,為相關企業識別境外客戶風險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時,金融機構宜加強對市場競爭態勢等方面的研判,為企業規避風險提供前瞻性的支持。
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0%,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轉型升級穩步推進。筆者相信,在金融的持續助力下,跨境貿易和投資的健康發展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 金融業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