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議近日在河北雄安新區召開。會上,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簽署了《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行動方案》,并共同發布了“1+5+18”系列協同創新成果,以務實舉措推進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
方案明確了下一步推動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的目標和任務,重點是實施5大行動16條具體舉措。
在實施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協同提升行動上,三地將建立海關監管協作機制,提升京津冀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推進海運口岸單證電子化發展,支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打造共建共管共享新模式。
在實施三地港口協同發展互聯互通行動上,將建立京津冀陸港協作機制,發揮河北陸港優勢,共享三省市中歐班列資源;建立京津冀空港協作機制,發揮北京空港優勢,完善區域樞紐航線網絡布局;建立京津冀海港協作機制,發揮天津和河北港口優勢,優化完善港航物流網絡。
在實施金融創新協作發展行動上,推動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金融機構加強聯系,深入推進“京津冀征信鏈”建設,探索實施金融創新監管機制。
在實施產業融合發展協作推進行動上,廣泛集成各類監管數據資源,探索渤海灣水域交通組織一體化模式。同時,加強產業合作平臺建設和技術市場融通合作,吸引更多創新要素集聚。
在實施資源便捷流動協同促進行動上,建立完善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機制,支持三地自貿試驗區“信息共享、創新共推、模式共建”,并加強區域司法協作交流,實施更多“同事同標”“資質資格互認”事項,深入推進稅收自助服務事項互聯互通辦理。
“1+5+18”系列協同創新成果,即1個《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報告》、5個分領域專題報告和18個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制度創新案例。《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報告》梳理總結了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成效,特別是三地自貿試驗區在貿易投資、產業發展、通道物流、政務服務、要素流動等5個方面協同發展的制度創新成果,分析了三地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提出了三地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的對策建議。
5個分領域專題報告分別是《京津冀跨境貿易營商環境一體化的報告》《京津冀海關協同推進自貿試驗區跨境貿易便利化的報告》《京津冀深化政務服務協同合作的報告》《京津冀聯合編制〈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指引〉的報告》《中國(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跨省市共建“一二三”發展模式的報告》,總結了近年來相關領域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效。
18個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制度創新案例中,三省市分別有6項,包括京津冀知識產權“三協同”“三維”保護體系、京津冀代謝性疾病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模式、率先建立綠色租賃評價機制服務京津冀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等多方面內容。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