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主卡口外,一批滿載進口集成電路設備的貨車通過海關“智慧卡口”,從自動識別車牌、核對備案信息到抬桿放行,全程用時不到1分鐘。
地跨京冀兩地的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是全國首個、目前唯一一個跨省級行政區建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也是京津冀產業腹地的一大門戶和窗口,可直通雄安新區,具有培育和集聚外向型經濟與產業的獨特優勢。封關運行一年多來,北京海關依托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獨特的區位優勢,不斷推進京津冀三地海關優化作業流程,平均進口通關時間降至14.24個小時。
在北京海關日前出臺的《北京海關支持首都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中,也將“支持綜保區高質量發展”作為優化平臺、改革提檔升級的重要抓手之一。
據北京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措施》立足平臺、通道、環境、產業4方面共推出26項措施,聚焦北京市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兩區”建設、數字經濟、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點領域,以智慧海關理念不斷提升海關服務能力和水平。
在積極構建高標準制度型開放空間方面,《措施》明確助力“兩區”建設向更高水平開放邁進,支持天竺、大興、中關村綜合保稅區錯位發展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在海關備案、預約通關、稅收優惠政策、成果轉化等方面服務保障服貿會,為總部經濟發展提供稅收征管、一體化保稅監管、AEO高級認證、人才進出境及體檢等一攬子服務。
“為充分釋放大興機場的國際航空樞紐優勢,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海關一方面堅持‘一企一策’,率先重點扶持綜保區先行入區企業平穩起步,形成示范效應,并持續關注簽約企業及擬入區企業動向,支持綜保區結合自身實際發展特色細分產業,筑起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高地。目前已有新加坡南洋投資跨境電商、上海醫藥華北國際供應鏈中心等6個項目簽約入駐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上述負責人說。
在促進進出通道循環暢通方面,《措施》要求推動北京雙樞紐空港綜合服務平臺項目建設,支持大興機場建設快遞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推動“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進一步優模式提質量。通過優化郵件監管作業模式,推動跨境電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創新模式落地,進一步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工作成效。
據了解,北京海關依托“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改革試點,暢通京津“無水港”海運通道,引導企業對符合條件的進口貨物采取“轉場查驗”“附條件提離”和“合并檢查”便利化監管模式,壓縮貨物在港積壓時間,為企業提供穩定的通關預期。同時,通過與天津、石家莊海關建立京津冀三地通關保通保暢機制,實現257家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名單互認、實驗室檢測結果互認、通關便利共享,推進京津冀跨境貨物貿易一體化監管。
依托天津港“關港集疏港智慧平臺”,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進口汽車配件從船抵港到運至北京廠區整個過程僅需要4個小時。
在優化跨境貿易“軟環境”方面,北京海關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在《措施》中圍繞5個專項持續推進口岸營商環境建設,通過一系列京津冀海關協作機制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在RCEP等優惠貿易協定、匯總征稅、多元化稅收擔保改革等方面持續釋放稅收紅利,為屬地企業提供優質關稅技術服務,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百名干部下基層”“海關政策進萬家”活動。
此外,在進一步增強產業競爭力方面,《措施》提出在醫藥研發用物品、干細胞治療等方面支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充分利用減免稅與多元化稅款擔保政策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提升,推進種質資源引進助力種業振興,優化檢驗模式暢通高新技術產業鏈條。同時,北京海關通過信用培育、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等政策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壯大,積極幫扶食品、化妝品、服裝等消費品產業恢復和擴大,用足用好減免稅等稅收優惠政策服務產業發展,優化展覽品監管流程服務首都會展業發展,加強對北京地區重點產業、商品、企業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監測。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