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日前發布,就財政、貨幣金融、穩投資促消費、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本民生等六個方面推出33項一攬子政策措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5月31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使一攬子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合理擴大有效需求,確保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重點領域加快復工達產,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全力推動工業經濟企穩回升
當前受疫情影響,部分工業企業產業鏈供應鏈仍然受阻,市場主體還面臨較大困難。國家統計局5月31日發布的制造業PMI數據為49.6%,仍位于榮枯線以下,反映原材料、物流成本高的調查企業比重仍超過50%。
“工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的筋骨血脈。”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說,面對疫情帶來的困難挑戰,工信部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制度并實行動態調整,搭建汽車、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協調平臺,聚焦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推動關鍵節點企業復工復產,以點帶鏈促進產業鏈暢通,以鏈帶面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目前,納入部級“白名單”的企業1722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447家、外資合資企業214家;納入省級“白名單”的企業2.08萬家。
徐曉蘭表示,加快實施制造業“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項目、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引導企業適度超前部署5G基站、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實施。充分挖掘汽車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潛力。
在汽車消費方面,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研究進一步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支持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地區開展平行進口業務等。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近日表示,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擴大新車銷售規模,并加快取消對二手車交易的不合理限制。
積極吸引外商投資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外資總體開局平穩,實現持續增長,展現出較強韌性。統計數據顯示,1至4月,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7.9%,服務進出口總額增長21.9%,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0.5%。
“3月份以來,受外需增長放緩、疫情等因素影響,穩外貿壓力增加,穩外資也面臨諸多挑戰。”盛秋平表示。
根據中國貿促會5月30日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60.5%的外資企業表示未來沒有在華增資打算,25.9%的外資企業不確定是否在華增資,僅有13.5%的外資企業未來有在華增資打算。
國務院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加快推進重大外資項目積極吸引外商投資。在已納入工作專班、開辟綠色通道推進的重大外資項目基礎上,充分發揮重大外資項目牽引帶動作用,盡快論證啟動投資數額大、帶動作用強、產業鏈上下游覆蓋面廣的重大外資項目。加快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等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支持外商投資設立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等。
“今后,將狠抓穩外貿等政策落地見效,特別是要向中小微外貿企業適當傾斜,用足用好出口退稅、信貸信保支持等政策,力爭將企業綜合成本降下來。”盛秋平說,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法》,保障外資企業平等適用各項政策,切實享受國民待遇。著力穩定外貿外資企業預期,將指導各地方加快完善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制度,積極回應外資企業營商便利等訴求。進一步梳理1億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加大招商和要素保障力度,推動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達產。
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嚴峻形勢下,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既要兼顧當前,也要著眼長遠。
黨中央、國務院圍繞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形成從政策到服務的“組合拳”。5月9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若干措施》。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的33條穩經濟一攬子措施中,有14條24處涉及支持中小微企業。另外,財政部、國資委、人民銀行等部門也先后出臺了相關政策舉措,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
“這些政策措施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協同度高,和前期已出臺的政策形成合力,推動解決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現金流嚴重不足、還本付息壓力較大、市場需求持續不振等實際困難。”徐曉蘭說。
中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有靈性、有活力,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中小企業強,區域經濟才會強。
在上述一攬子政策措施中,20次提到“中小企業”或“中小微企業”,包括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指導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質押等融資、在供應鏈產業鏈招投標項目中對大中小企業聯合體給予傾斜等。
徐曉蘭透露,工信部本周將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加快構建涵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進一步增強中小微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提升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6月底前,工信部還將會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印發《關于加強產融對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出臺《統籌疫情防控和制造業企業生產工作指南》等,為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釋放更多政策紅利。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