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關總署十條穩外貿措施剛公布,多地海關就行動起來,以通關中的“難點”“堵點”為工作的“著力點”和“疏通點”,結合實際問題,細化具體措施,全力保穩外貿基本盤。
青島:設立鮮活易腐農食
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
5月11日,榮成裕源祥水產有限公司申報出口韓國市場一批活簾蛤,榮成海關關員按照企業的提前預約及時到達現場開展查檢工作。這標志著青島海關設立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正式運作。
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適用于進出境蔬菜、水果等商品的屬地查檢業務,包括優先查檢和“5+2”預約查檢。目前青島海關轄區內屬地查檢現場都已設立了該申請渠道,企業對此反響強烈,關區內已有數十家企業提出預約申請,首日已有15家企業通過綠色通道快速通關。
“針對轄區活水生動物出口這一特色產業,我們開通了預約查驗電話,實行活水動物出口快速核放、即報即放的通關模式,有效提高了活水生動物的成活率。”榮成海關查檢科科長陳軍介紹說,海關對轄區適用綠色通道的生產企業進行了政策宣講,并掌握了相關企業的出口計劃,可確保提供高效監管服務。
“對活水生動物出口而言,成活率就是利潤。通關速度越快,成活率就越高。”裕源祥水產有限公司經理王迎春表示,企業通關時間縮短了一天半,簾蛤以及扇貝、魁蚶等水生動物成活率進一步提高,大大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申報非單一品名的報關單,其中有一項命中查檢指令的貨物屬于鮮活易腐農食產品的,即可走綠色通道。”據青島海關稽查處處長王濱介紹,青島海關已對轄區內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企業進行了摸底,對同屬于適用范圍內的多起指令,充分考慮企業申請時間、企業信用等級、出口船期等因素綜合考量合理排序,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穩定生產經營,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北京:穩物流通道提通關速度
5月13日,北京海關發布“四優四提促五子”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的28項具體舉措,全力穩物流通道、提通關速度,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
日前,北京富來特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提貨車輛在首都國際機場空港口岸通過北京雙樞紐空港電子貨運平臺,完成車牌自動識別、卡口秒級抬桿、線上車貨綁定和自動放行出區等全流程用時不到半小時,較之前壓縮了50%。
北京海關綜合業務處處長曹永斌說,今年以來北京關聯合口岸管理部門為企業提供“通關+物流”一站式信息化服務,推動“雙樞紐”監管模式再上新臺階,并力爭實現貨運信息平臺全覆蓋、通關物流數據全打通、口岸服務再升級、通關時間再壓縮,在空、海、陸、郵多個通道發力,助力北京立體通關網絡的構建。
與此同時,北京海關積極暢通京津協同、高效便捷的海運快車道。其中,京津兩地創新開展的進口“提前申報+船邊直提”,出口“提前申報+抵港直裝”模式,讓北京企業在天津港的進出口貨物“即提即離、即裝即走”,口岸物流運作效率顯著提升。據統計,截至4月底,共計884家北京企業參與進口貨物“船邊直提”改革,直提率為21.66%;618家企業參與出口貨物“抵港直裝”改革,直裝率為14.89%。在全國已開展“直提直裝”業務模式改革的29個省份和直轄市中,目前京津冀企業的撮合量排前三。
“在思路創新上畫好‘潑墨山水’,在政策落地上下足‘繡花功夫’,當下,北京海關將加快細化28項具體措施,實施項目化推進、清單式管理,千方百計促進外貿保穩提質,”關長張格萍的話道出了北京海關的決心。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