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新辦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今年以來,中小企業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生產經營總體保持穩定恢復態勢。同時,中小企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特別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表現優異。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周開市,81家首批上市企業中有一半以上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16家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多,中小企業發展面臨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下行壓力加大。為此,我國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紓困的政策支持力度。近日,《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下稱:《實事清單》)《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等文件發布。
徐曉蘭表示,以上三個文件,凝聚部門合力,助企紓困與激發活力并舉,既利當前、又惠長遠,形成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1+2”長短政策“組合拳”。其中,《實事清單》以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聚焦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和促進轉型升級等服務支持,提出了涵蓋財稅支持、直接融資支持、產業鏈協同創新、創新能力提升、數字化轉型等在內的10項實事、31條具體任務。
“《實事清單》文風比較特別,內容比較實。”徐曉蘭介紹說,在文件起草前,工信部做了大范圍的調查問卷,詳細了解企業的需求,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會同有關單位一起商討應該出哪些招、辦哪些事,真正能解決中小企業難點痛點堵點的問題,讓企業有獲得感。比如在加強創新支持方面,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征集一批技術成果轉移目錄,面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征集一批技術研發需求目錄,推動“供”和“需”雙向“揭榜”。在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項目遴選中,對“小巨人”企業牽頭申報的項目給予加分。將5000家“小巨人”企業納入各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對象。組織100家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不少于1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評價診斷服務和解決方案。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表示,創新是國家和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此次《實事清單》和《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就是從不同角度對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作出的安排。
據悉,《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以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為目標,圍繞打造中小企業發展活力充分迸發的良好生態,聚焦創新引領、融資支持、數字化發展、綠色發展、質量和管理、人才素質等多個維度,提出了11個方面、34項舉措,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