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1日從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獲悉,廣東分署會同廣州、深圳、黃埔等海關先后出臺81條創新舉措,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貿易便利化水平有效提升,成為了廣東外貿穩定增長的重要助推器。
5月21日,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對外通報海關今年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情況。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劉紅介紹,今年1月起,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委,部署開展2021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廣州、深圳等8個城市參加本次為期4個月的專項行動。
今年1至4月,廣東外貿連續4個月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外貿的良好表現,得益于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會同廣州、深圳、黃埔等海關先后出臺81條創新舉措,采取一系列硬招實招,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貿易便利化水平有效提升,成為了廣東外貿穩定增長的重要助推器。
據介紹,廣東正推進實施大灣區物流一體化改革,加強跨關區通關便利化協作,在大灣區37個啟運港、2個離境港開展啟運港退稅改革;在廣州關區8個碼頭和拱北關區2個中山市的跨關區碼頭推進“灣區一港通”試點,以深圳港口為樞紐港的“組合港”達到4個;加大水陸聯動,貨物在車檢場內完成清關手續后直接抵達港口裝船。
數據顯示,通過綜合實施專項行動系列改革舉措,海關政策“組合拳”效果逐漸顯現。廣東口岸整體通關時間持續壓縮,至今年4月底,廣東進口整體通關時間9.07小時,出口0.92小時,均小于全國平均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較2017年壓縮78.89%和92.22%。廣州海關智能通關改革更被國務院評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十五項創新舉措之一。
劉紅表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海關將始終樹牢前進“靶向”,保持“趕考”心態,狠抓改革創新,突出便民惠企,全力以赴抓好專項行動各項措施的落實深化,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不斷提升進出口企業和人民群眾獲得感、滿足感,為廣東省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