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尼日利亞免稅新政
在進口稅收政策持續收緊的當下,新的免稅信號或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動人心。
最近,尼日利亞海關服務委員會(NCSB)批準了一項新的進口免稅政策,限額為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135.91元)。即價值300美元及以下的進口商品將免征稅款,直接過關。目前,這項政策已經生效。
尼日利亞實行免稅新政?圖源:premiumtimesng
不過,這項條款不適用于商業進口,而是面向跨境網購用戶。每位消費者每個季度有一次免關稅機會,相當于一年可免稅四次,超過這個范圍就需按規定繳納稅費。
雖然總體來看,這項新政策仍保留一定限制力度,但對跨境網購用戶及跨境直郵賣家而言,其利好信號還是較為強烈。
市場研究機構ECDB數據顯示,在非洲,尼日利亞是第四大電商市場,2024年收入約為25億美元,預計今年增幅將保持在15%-20%。同時,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在基礎條件持續提升的背景下,電商滲透率有望持續增長。
尼日利亞電商市場規模?圖源:ECDB
這意味著,在尼日利亞,跨境電商擁有較為良好的發展條件。消費者對海外商品接受度高,探索欲望強。
目前,在尼日利亞市場,非洲電商巨頭Jumia是市場份額領先的平臺。今年第二季度,Jumia收入達4560萬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尼日利亞作為其核心市場,貢獻了最大增量,季度內訂單量同比增長25%,GMV增長36%。
在Jumia之后,跨境電商浪潮也帶動國際巨頭進入尼日利亞。去年11月,Temu正式登陸尼日利亞,上線即給出限時全場包郵、90天退貨時效、100美元代金券等新客福利,迅速吸引了當地消費者關注。以至于在尼日利亞應用商店,Temu一度成為下載量最高的app。
Temu進入尼日利亞 圖源:YouTube
與此同時,亞馬遜、Shein等也是尼日利亞地區較熱門的跨境電商平臺。這些平臺雖未在尼日利亞形成大規模布局,但因其豐富的商品選擇以及價格優勢,同樣深受當地消費者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9月中旬,尼日利亞聯邦政府取消了離岸價稅計劃 (FOB) ,這項計劃規定,進口商需為進口貨物支付相當于貨值4%的額外稅款。現在,這項費用取消,對進口商及相關供應商,都是一大利好消息。
二、非洲電商市場加速發展
坦白來說,免稅政策不僅對跨境買賣家有利,對市場本身也能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特別是以當前非洲市場格局來看,一些激勵性的措施對發展電商規模確有必要。
據市場調查機構Statista預測,今年非洲電商市場收入將達404.9億美元,用戶滲透率達28.2%。顯然,和成熟市場相比,非洲電商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而要填滿這些空間,就需要鼓勵更多買賣方參與。
非洲電商市場規模 圖源:Statista
站在消費需求的視角,非洲消費者也迫切需要更多海外貨源。一方面,非洲地區生產力有限,很多商品難以進行量產,甚至可能因為缺乏關鍵供應環節而無法生產,這就使得進口商品成為重要補充來源。
另一方面,生產力有限使得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消費者依賴物美價廉的產品。據Jumia首席執行官Francis Dufay透露,Jumia的典型客戶月收入在200-500美元之間,可支配收入約為20-30 美元。這意味著Jumia需要提供更多低價商品,5-10美元的鞋子或者80美元的電視。
也正在這種形勢下,今年Jumia開始大規模招商中國賣家,并在深圳組建了一支本地運營團隊,提供賬戶管理、內容翻譯等服務,專注吸入具備貨源優勢的跨境賣家。
Jumia開放中國賣家入駐 圖源:Jumia非洲跨境電商
Jumia數據顯示,目前平臺已有約1.2萬名國際賣家,其中大多數來自中國。這些中國賣家也是營收支柱,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商品銷售額,同時推動跨境業務年增長率達60%。
除了當地市場需求,長遠來看,對跨境賣家而言,非洲市場也是實現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環。這不僅是為把握非洲市場的增長潛力,也是為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尋找平衡出海業務的新支點。
總而言之,非洲電商市場有其獨特一面,雖然挑戰重重,但也蘊藏著可觀的發展前景。只是,這種獨特性可能對賣家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讓產品或服務適配需求,又要精準掌控布局時機,在深思熟慮后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