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領先地位
荷蘭,作為歐洲電商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其電商市場的動態一直備受關注。
近日,荷蘭電商數據平臺ECDB按商品交易總額(GMV)統計出荷蘭市場前十大在線零售網站,Bol以51.7億歐元的GMV繼續位居第一,鞏固了其自2016年以來在荷蘭市場的領先地位。
Bol繼續登頂?圖源:ecommercenews
起初,Bo以在線書店的身份踏入電商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擴張,它早已發展成荷蘭地區最大的在線零售商,擁有超過2500萬活躍用戶,業務范圍十分廣泛。
從2024年Bol母公司AholdDelhaize發布的財報來看,Bol在過去一年取得了強勁的業績增長。具體來看,該年度Bol的銷售額達到了31億歐元,相較于上一年同期增長了8.7%;EBITDA毛利潤增長則同比增長更加顯著,漲幅為22%,金額達到了1.85億歐元。?
Bol?2024銷售額達31億歐元 圖源:Bol
其中,Bol自有品牌表現突出,其銷售額占平臺總營業額的64%,并且自有品牌的利潤超過了所有銷售合作伙伴的總利潤。
而本次的榜單還顯示,緊隨其后的是亞馬遜荷蘭站,GMV為37億歐元,與Bol的差距差不多為15億歐元。但這僅統計了荷蘭消費者在Amazon.nl的支出,還沒有加上在Amazon.de和Amazon.com等其他站點的消費,因此亞馬遜和Bol二者實際的差距可能更小。
另外,ECDB將增長劃分為三檔:停滯(增幅不超過5%)、增長(5%-15%)和強勁增長(超過15%),上榜的4家荷蘭本土平臺中,Ah.nl是唯一在過去一年實現5%至15%增幅的荷蘭本土平臺。
相較之下,中國電商平臺的增長則十分亮眼,AliExpress、Shein、Temu分別位列第五、第七和第八。其中AliExpress交易額遙遙領先,增長率超過15%,Shein和Temu去年在荷蘭市場銷售額也都突破了10億歐元,顯示出對荷蘭消費者有著強大吸引力。
中國電商平臺增長強勁?圖源:ecommercenews
ECDB的數據也直接指出,荷蘭網購者現在在國外平臺的支出超過了在國內平臺的支出,荷蘭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正在加速向低價的國際平臺傾斜。
但整體來說,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在荷蘭電商市場的激烈競爭中,Bol能夠長期保持領先地位并非偶然:一方面,Bol不斷優化自身的平臺服務,其擁有完善的物流配送網絡,在荷蘭境內能夠實現快速高效的配送,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另一方面,Bol注重商品品質的把控,無論是自有品牌還是第三方賣家的商品,都有嚴格的質量審核機制,這使得消費者對平臺的信任度不斷提高。
中國電商平臺表現亮眼
坦白來說,中國跨境平臺在荷蘭的亮眼表現可以說是早有征兆。今年3月,荷蘭電子商務協會Thuiswinkel.org發布關于消費者年度網購行為的最新報告,稱2024年荷蘭消費者的網購支出達到創紀錄的360億歐元,同比增長5%。
2024荷蘭網購支出額達360億歐元 圖源:blossomyourcontent.eu
與此同時還指出了不可忽視的一些趨勢,其中就包括荷蘭消費者跨境網購支出繼續增長,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愈發火熱。
詳細來看,2024年有55%的荷蘭消費者至少進行過一次跨境網購,在跨境電商平臺的年度總支出同比上增12%。其中,有28%的訂單都是在中國跨境平臺上購買,總支出達4.34億歐元。
中國跨境平臺網購占比最高?圖源:blossomyourcontent.eu
面對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的沖擊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荷蘭本土電商平臺也在積極尋求變革。
今年7月,Bol就正式宣布開放非歐盟賣家入駐,并在今年內引進100家國際賣家,其中包括中國賣家,旨在進一步豐富平臺的商品種類,提升平臺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Bol 向非歐盟賣家開放平臺 圖源:ecommercenews.eu
需要注意的是,平臺對賣家的要求和審核力度相對較高,例如要求年流水要求在50萬歐元、要求賣家具備一定的本土履約能力、商品必須存放于歐洲等。對于中國賣家而言,這無疑是進入荷蘭市場的良好契機,可以借助Bol平臺的流量和品牌影響力,將優質的中國商品推向荷蘭消費者。
總體而言,荷蘭電商市場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與變革的時期,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憑借獨特的優勢,在荷蘭市場贏得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睞,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這勢必會對Bol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對Bol來說,還是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更好保持在荷蘭電商市場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