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正當競爭被起訴
作為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最新財報再次展現了其市場領導地位。今年第二季度,亞馬遜實現營收1677億美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為182億美元,同比大增35%,營收利潤雙雙超出市場預期,風頭無兩。
然而,業績高歌猛進的同時,亞馬遜也面臨著嚴峻的合規挑戰。消息顯示,當前該公司在英國面臨兩起大規模訴訟,指控其濫用市場主導地位,索賠總額高達4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380億元),倫敦仲裁庭已裁定這兩起訴訟可繼續進行。
亞馬遜在英國遭遇兩起訴訟案件 圖源:techinasia
具體來說,第一起案件最早可以追溯到2024年。
當時東英吉利大學競爭法教授兼法學院院長Andreas Stepan,代表亞馬遜上超過20萬名英國第三方賣家向英國競爭上訴法庭發起訴訟,指控亞馬遜濫用其在為第三方賣家提供市場服務是的主導地位,在搜索結果種優先展示自有物流和配送網絡的產品,并且不公平地以使用FBA為條件來提供Prime會員服務,使得其他眾多依賴亞馬遜平臺的零售商的銷售機會被擠壓。
為此,Andreas Stepan以破壞跨平臺的市場競爭為由,向亞馬遜索賠27億英鎊。
亞馬遜遭英國20萬賣家索賠27億英鎊 圖源:world.parhlo
另一起訴訟案件也是來勢洶洶,此案由消費者權益倡導者Robert Hammond發起,代表數百萬消費者向亞馬遜索賠13億英鎊。
Robert Hammond同樣指控亞馬遜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表示該平臺涉嫌通過操縱商品展示和價格等手段,損害了消費者獲得公平價格和多樣化選擇的權力,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蒙受了經濟損失。
Robert Hammond提交的訴訟文書 圖源:claimagainstamazon
對于這兩起案件,亞馬遜都堅決反對進行審理,辯稱原告方在案件審理中使用的經濟方法存在缺陷。然而,競爭上訴法庭允許這兩起訴訟在選擇退出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審理,這意味著原告團隊將自動成為案件當事人,除非他們自己主動選擇退出。
對此,亞馬遜相關發言人表示,對此,亞馬遜官方發言人回應稱,這兩起訴訟的指控均缺乏事實依據,公司已啟動法律程序積極應對,并將通過司法途徑證明其商業行為的合規性。此外,該巨頭還強調了其對英國本地商業生態的持續投入,英國站超過50%的實物商品來自獨立第三方賣家。
二、巨頭壟斷爭議不斷
事實上,平臺體量逐漸變大往往都會伴隨著市場壟斷問題,由于平臺急于獲得更大的利潤發展空間,一些行為和舉措就不免讓其他競爭者受到傷害。
比方說,去年6月,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及其子公司CPLB就陷入了不正當競爭風波,被指長期通過操縱搜索排名算法,將自營商品放在搜索列表較前方,以獲取更多曝光。“這是一種等級行為……違反了《公平貿易法》禁止通過等級制度吸引顧客行為的規定。”
指控Coupang操縱算法排名 圖源:Newsis
基于以上調查,公平貿易委員會認為Coupang存在不正當貿易行為,對該平臺開出了1400億韓元(約1.02億美元)的罰單,這也是當時韓國流通行業最大的一筆罰款。
無獨有偶,此前墨西哥聯邦經濟競爭委員會經過長時間的反壟斷調查,也揪出了沃爾瑪墨西哥子公司在與供應商的合作過程中存在壟斷行為,包括憑借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強迫相關供應商接受該公司提出的特殊價格和條款等。
因此,墨西哥聯邦經濟競爭委員會對沃爾瑪處以9300萬比索的罰款,同時實施一系列為期十年的限制規定,包括“禁止對其供應商進行報復”、“未經供應商事先同意禁止對相關產品價格進行折扣促銷”等。
沃爾瑪墨西哥涉嫌壟斷被罰 圖源:央視財經
可以看到,各大市場排名前列的電商平臺都難逃構筑競爭壁壘的嫌疑,壟斷幾乎已經成為巨頭們的天然傾向。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一個富含的創新動力、靈活有秩序的市場就絕不能是“贏家通吃”的市場,不公平競爭必然會導致市場失去平衡,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影響企業的創新動力,長此以往還有可能制約社會繁榮與進步。因此,絕大部分市場都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一旦發現必然嚴懲。
綜上所述,亞馬遜一定要審慎評估英國訴訟的潛在影響,畢竟該平臺一旦敗訴,不僅要面臨巨額賠償,而且還可能影響其在英國的業務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