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公司發布漲價通知
年中大促遇冷讓不少賣家銷量啞火,當賣家重振旗鼓打算沖擊年底旺季大促時候,新的一波海運漲價潮卻比旺季更早殺到。
消息顯示,近日,隨著年末旺季大促的腳步臨近,跨境賣家陸陸續續加入備戰大軍,而多家船運公司也抓住這一時機,趕在貨運量明顯上漲之前,密集宣布了新一輪8月運價調整計劃,并且還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個加價名目——Peak Season Sucharge(旺季附加費,簡稱PSS)。
比方說,日前知名集裝箱物流公司馬士基(Maersk)就宣布,將從2025年7月28日起對中國、中國香港等至南非/毛里求斯航線的所有20&40英尺干貨集裝箱,調整征收旺季附加費,征收標準為20英尺箱加征1000美金,40英尺箱加征1600美金。
馬士基加征旺季附加費 圖源:馬士基
除此之外,馬士基也對包括東亞、東南亞在內的亞洲遠東地區至北歐的旺季附加費進行了上調,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20英尺柜(含干柜和冷柜)上漲250美元旺季附加費,40及45英尺柜則上漲500美元。
另一家船運巨頭赫伯羅特(Hapag-Lloyd)也發布了漲價通知,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從遠東、印度次大陸及中東地區至澳大利亞航線的旺季附加費正式生效,收費標準為每TEU標準箱300美元。
赫伯羅特漲價通知 圖源:赫伯羅特
整體上看,此次運費推漲幾乎覆蓋了除美線以外的其他各大主要航線,包括歐洲、地中海、非洲、大洋洲及印度巴基斯塔南亞航線,涉及范圍廣,牽扯賣家數量也多。
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不同,今年美線暫未傳出加收PSS的消息,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關稅拉高了美線運價,進一步上漲空間有限。
具體來說,今年5月14日中國關稅新政落地后,中美關稅大降,整個集運市場迅速被點燃,多家航運公司瞄準這一出貨需求井噴的檔口,馬不停蹄地推高美線運價。
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據就顯示,5月16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基本港市場運價漲幅高達31.7%,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漲幅達到了22%;5月30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5172美元/FEU和6243美元/FEU,分別較上期上漲57.9%、45.7%。
美線價格走高 圖源:上海航運交易所
此外,有消息傳稱,特朗普“對等關稅”將于2025年8月1日開征,為此許多進口商趕在6-7月提前搶運貨物,透支了后續船運訂單,從而抑制價格上漲。
二、年底旺季風波不斷
客觀推測,今年年底旺季市場規模應該比較可觀。
一方面,隨著全球經濟聯動性的持續加強,全球跨境電商賽道正釋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來自Fscts and Factors的數據顯示,全球B2C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1年的7850億美元,躍升至2030年的79380億美元,期間數據保持穩步上漲。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圖源:Facts and Factors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生活成本壓力加劇,許多精打細算的消費者都計劃在旺季降價時大采購一波。
不過,雖然年底旺季市場釋放積極信號,但對于跨境賣家而言,未來一段時間內,跨境貿易的不確定因素還是比較多。
除了海運價格高漲外,當前全球供應鏈韌性也面臨新考驗。由于美國市場關稅飄忽不定,導致大批美國企業規避式搶運,導致其他航線的可用運力被擠壓,而美線貨運量上漲又促使多個港口發生擁堵。Xeneta首席分析師彼得·桑德(Peter Sand)就指出:“當前航運市場的效率問題(包括運力緊張、港口擁堵等)預計將貫穿全年。”
與此同時,關稅政策的變化也讓賣家倍感壓力。自美國取消T86清關優惠后,歐盟、日本等市場也傳出可能對小額商品征稅的消息,進一步加劇了行業的不安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消息指出,中國官方代表團還將與本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與美方舉行經貿會談,中美雙方將針對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繼續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開展磋商。此次會談可能為中美關稅政策帶來新的變數,賣家也需密切關注后續進展。
中美將展開新一輪貿易會談 圖源:央視新聞
總而言之,年底旺季市場機遇和挑戰并存,跨境賣家需在供應鏈韌性、政策適應性和市場多元化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和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中占據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