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優化商品搜索體驗
在網購時,很多用戶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搜索某件商品,平臺推薦頁面幾乎千篇一律,很難找到滿足個性化的商品。為了提升用戶購物體驗,Etsy出手了。
最近,Etsy正在推行一種名為“algotorial curation(算法策展)”的戰略,這是一種將人工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推薦方式,能讓用戶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推行全新AI驅動工具 圖源:Etsy
首先由Etsy專家團隊識別市場趨勢并手工篩選出50個符合趨勢的商品清單,之后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將這份清單擴展至大約1000個,最后通過大型語言模型(LLM)來確保整個系列在審美上保持一致性,同時符合質量標準。
搜索體驗大幅提升圖源:Etsy
這些系列風格獨特、種類繁多,涵蓋從“島嶼奢華”等時下潮流到“現代農舍”等日常美學的各類產品,無論用戶喜歡“文學少女”潮流的書卷氣息,還是“極繁主義”風格的大膽印花,都能在Etsy應用程序上輕松找到。
整個過程中,Etsy使用谷歌的Gemini多模態模型來支持這些體驗,用戶看到的探索趨勢以及每個系列推送中排名靠前的商品都是基于消費者近期的活動,包括購買記錄和瀏覽記錄。
Etsy首席執行官Nick Daniel談道,“作為一個擁有超過1.3億件由個人賣家制作、設計和精心挑選的創意商品的市場,在正確的時間向正確的買家展示正確的商品是一項獨特的挑戰”。
隨著人工智能日益強大,其并沒有將人類專業知識從商品銷售工作中剔除,而是利用這些工具來增強團隊的專業技能,并打造更加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事實上,大多數消費者對AI輔助購物都持積極態度。PYMNTS Intelligence發布的《了解你:AI如何塑造購物的未來》報告顯示,51%的消費者希望至少擁有一種AI輔助購物功能,這些消費者是商家最有價值的客戶之一。
過半數消費者支持AI輔助購物 圖源:PYMNTS
除了商品推薦,Etsy還將AI技術應用于多個業務方面,比如利用LLM從列表中提取產品尺寸、顏色等多個關鍵產品細節,從而優化搜索體驗,實現更精準的商品匹配。數據顯示,為無替代文字的商品生成描述后,SEO訪問量提升近5%,由此帶來的銷售轉化率提高約3%。
2、AI電商發展火熱
近兩年,隨著用戶對人工智能的黏性越來越高,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用戶的消費心智,“AI+電商”的應用在電商圈早已成為各大平臺的共識。
根據Bloomreach發布的數據,預計到2032年,全球人工智能電商市場規模將增至457.2億美元。目前人工智能在電商領域最常應用于聊天機器人、定向廣告、動態定價、推薦引擎等,這些技術可使客戶滿意度和平臺收入提高25%以上,有84%的電商企業將AI視為發展首要任務。
全球人工智能電商市場規模增長圖源:Bloomreach
在這樣的驅使下,AI購物正成為電商角力的新戰場,大批電商平臺紛紛下場競技。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巨頭之一,亞馬遜在這方面的投入自然不在話下。例如其推出的AI購物助手Rufus,通過對話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從而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和購物建議。
亞馬遜Rufus啟動頁面 圖源:about amazon
在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財務業績電話會議上,亞馬遜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ndy Jassy還表示,2025年公司計劃斥資1000億美元用于資本支出,其中絕大部分投入到人工智能和云服務AWS,可見亞馬遜發展AI電商的野心。
另一大巨頭eBay也不甘落后,去年10月,其推出一項名為“Magical Bulk Listing”的全新AI工具,該工具可以幫助賣家在幾秒鐘內快速生成包含類別、標題及商品細節在內的產品圖片草稿列表,以此優化賣家體驗、提升運營效率。
上線新AI工具 圖源:eBay
除了平臺捕捉到了這一波風口,不少賣家也積極擁抱這一新星。
比如深圳跨境大賣道通科技全面接入和本地化部署DeepSeek,像賽維時代、華凱易佰也正運用DeepSeek幫助完成文案協作、編程、客服等工作,還有一些義烏賣家利用AI技術快速生成視頻和商品詳情頁,提升了工作效率,拓展了銷售渠道。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AI技術日益成熟,未來“AI+電商”的融合會更加深入,各位賣家在運營過程中也可以緊跟這一趨勢,借助AI工具提升自身競爭力和服務水平,加速掘金進程。不過這一過程中也存在數據隱私等風險,因此還需要謹慎選擇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