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毛器侵權訴訟
國內雙十一進入尾聲,跨境圈年末大促即將拉開序幕。賣家們在為旺季爆單蓄力的同時,也別忘了留意侵權風險。
最近,一家在上海、深圳均設立了辦事處的日本紡織品廠商,在美國伊利諾利州發起專利維權訴訟,涉案產品是一款多功能除毛器。這款除毛器可用于吸除隱藏在家居內部的寵物毛發、垃圾碎屑等,無需電力驅動,也無需更換粘紙。
涉案產品專利 圖源:Google Patents
公開信息顯示,這款產品專利號為US8117706B2,于2012年2月21日正式獲得申請批準,有效期至2030年1月9日。這意味著在此期間,若賣家不慎上架了與其功能相似的產品,可能將面臨被訴侵權、被處罰款的風險。
比如在亞馬遜上,一款與涉案產品功能相似的寵物毛發除毛器,月銷量超過5萬件,收獲評價18萬條,市場反饋極其熱烈。
亞馬遜相似款 圖源:AMZ123
目前,原告賣家尚未向法院提請臨時禁令,但相關訴訟案已被法院受理。有售賣相似產品的賣家,還是盡快自查,避免因產品合規問題影響了接下來的旺季銷售。?
二、侵權風險無處不在
老實說,跨境圈里的專利訴訟案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對賣家而言,一個產品能包含的專利內容太多,侵權風險總是無處不在,有時甚至是防不勝防。
比如前段時間,美國一家DTC家居品牌Purple innovation, LLC就發起一項侵權訴訟,大批亞馬遜賣家中招,其中還有多個中國賣家。
案件信息顯示,Purple認為被告侵犯了其名下的11項商標和7項外觀專利,其中一個商標還是常用顏色詞“PURPLE”。這意味著,其他賣家若是在注冊類目中(毯子、床架、枕頭等)使用該詞,其行為將被視為侵權。
案件涉及商標 圖源:uspto.gov
再比如差不多同一時間,亞馬遜廚房收納大賣在美國伊利諾利州提交維權訴訟,同時向法院提請批準臨時禁令,涉案產品是一款伸縮收納架,外觀專利號為USD1034007S1,今年7月上旬才剛剛獲得認證。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收納架樣式在市場上并不少見,單亞馬遜一個平臺就有不少售賣類似產品的同類目賣家。此外,原告名下已經獲批外觀專利的另一款收納架產品,同樣需要賣家們多加留意,其外形樣式較為常見,若品牌方發起維權,相關賣家很可能被訴侵權。
收納架專利 圖源:Google Patents
總而言之,對賣家來說,規避侵權風險顯然不是一件小事,雖然有時這類風險防不勝防,但在上架銷售前,還是要做好相關的市場調研工作;或者尋找專業律師等幫忙查詢知識產權相關信息;在能力范圍內,打造自有品牌,主動站在知識產權的保護傘下。
當然,在遇上不合理的侵權投訴時,賣家也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予以回擊,避免因一時沉默而招致更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