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瀕臨破產
自由貿易的時代,有人賺得盆滿缽滿,風光無限;有人因時局變遷,面臨挑戰與衰落。
最近,跨境電商巨頭有棵樹科技正式進入預重整程序,并發布了預重整期間,關于臨時管理人及投資人的招募公告。
有棵樹科技進入預重整程序 圖源:中證網
而這預重整的申請則是由有棵樹的債權人之一,深圳市園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提出。2024年2月,深圳市園漾電子商務以有棵樹已嚴重資不抵債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請對有棵樹進行重整,同時申請先行啟動預重整程序。
從申請理由的用詞中不難看出,有棵樹的債務危機已經十分嚴重。然而最令人意外的不是“資不抵債”,而是這“債”僅僅125萬,卻從去年10月逾期至今年。正是這筆看似小額的債務,讓有棵樹的經營窘境進一步裸露。
有棵樹逾期債務125萬 圖源:中證網
自2020年開始,有棵樹的收益就每況愈下,年營收從2020年的43億-55億直降至2023年的4.5億-5億,縮水近十倍,其虧損總額也達到了40億之多。
不僅如此,連續虧損的經營困境還引發了債務危機,如今,有棵樹的累計逾期欠款已經超過了上億元。可以說,有棵樹的經營狀況已經到了瀕臨破產的地步。
二、一個時代的沒落
有棵樹面臨的經營窘境,事實上也是一個時代沒落的縮影。隨著跨境電商行業愈發成熟,昔日僅靠大量鋪貨就能暴富起家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
比如同樣靠海量鋪貨模式起家的環球易購。在出海早期,環球易購可謂是踩中了跨境電商行業和亞馬遜平臺的雙重紅利,靠著以量取勝的擴張策略,在行業里混得風生水起,其年營收一度突破100億人民幣。
環球易購年營收曾突破100億 圖源:搜狐?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意氣風發的跨境電商巨頭,在庫存積壓、亞馬遜封號潮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宣告破產。其母公司跨境通,曾被譽為A股界的“跨境電商第一股”,如今也正面臨著營收大降、虧損上漲的局面。
可以說,鋪貨模式的風潮已經隨著這些大賣逐漸走向沒落而散去,隨之崛起的則是品牌出海的新浪潮。這一點,在與有棵樹同為“華南城四大電商巨頭”的傲基科技身上,尤為顯見。
受亞馬遜封號影響,傲基的業績也曾遭受過重創,一度陷入了嚴重虧損。但也正是得益于這場風波,傲基在經歷了一番內部大整頓后,重新站上了年營收80億的巔峰。
傲基科技2023年營收86億 圖源:傲基科技財報
即便是深陷虧損泥潭的有棵樹科技,也曾在年報中表示,要精簡產品數量,加速打造品牌效應。只不過,和傲基相比,有棵樹的轉型之路慢了不少。
未來,隨著跨境電商規模愈發擴大,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以往那種簡單粗暴的鋪貨起家模式,已經不再效用;借助國內豐富牢靠的供應鏈優勢,打造屬于自己的流量平臺,形成自有品牌效應,將中國制造的標簽從“高性價比”替換成“高質價比”,這,才是跨境電商生意的長久之道。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125萬債務還不上,有棵樹瀕臨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