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度開啟中國區招商
老話常說“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隨著全球電商規模持續擴張,主流平臺趨于飽和競爭加劇,找到高潛力、競爭溫和的新平臺成為極其重要的一件事。
近段時間,有消息稱波蘭品牌Empik首次面向中國賣家啟動招募,引發了大眾關注。簡單介紹下,Empik始于1948年,至今已有近80年的時間,是波蘭最大的生活方式零售商,擁有近400家線下店+線上平臺+App的全渠道網絡。
Empik主頁 圖源:Empik
起初Empik還是傳統圖書文具零售商,但目前Empik已構建起多元化業務矩陣,產品類別也更加豐富,包括消費電子產品、書籍、廚房電器、美容產品等。
客觀來講,但相較于純電商平臺,Empik的線上業務還是受限于品類結構,圖書與文化產品占比超40%,3C數碼、家居百貨等高頻消費品類供給不足,成為制約其增長的核心瓶頸。而此次啟動中國賣家招募,本質上是針對品類短板的精準補位,先入駐的賣家有機會吃到更多的紅利。
不得不說,Empik目前在波蘭電商市場中的處境是危險的。作為中東歐最大的電商市場,波蘭,Statista預測,2025年波蘭電商市場收入將達到256億美元,到2029年該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357.6億美元,期間電商市場收入的復合年增長率為8.71%。
但正是這樣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全球巨頭與本土龍頭的激烈角逐,Empik的勁敵很多,首當其沖的就是本土巨頭Allegro。
Allegro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總營收達55.941億波蘭茲羅提(約合108.9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2%;其中,二季度營收28.72億茲羅提(約合58.1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0.2%。同時,波蘭作為核心市場也貢獻了最大增量:二季度波蘭市場營收23.45億茲羅提,同比增長18.1%。
Allegro上半年業績 圖源:about.allegro.eu
除了本土,外來者也來勢洶洶。Mediapanel數據顯示,今年8月Temu在波蘭的實際用戶數已增長至1991.7萬,甚至超過了Allegro登頂波蘭電商市場第一,實力不容小覷。
好消息是,Empik在波蘭市場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據Mediapanel PBI/Gemius?2024年年底數據,2024年Empik已獲得初步勝利,成功躋身波蘭按實際用戶數量排名的最大電商平臺前四名。
Empik市場排名 圖源:Mediapanel?
2.狂搶中國賣家
老實說,中國有著完善的制造業體系,再加上柔性供給能力,能根據海外市場需求迅速調整。這讓中國賣家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障品質,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壁壘。
在海外社媒平臺上,時不時會看到消費者發出這樣的感嘆,“大多數商品都是中國制造”,甚至有人說“亞馬遜75%的賣家都是中國工廠”。
外國消費者發出評論?圖源:Reddit
更重要的是,中國賣家也早已打破“數量龐大、質量堪憂”的刻板印象,實現了量與質的雙重飛躍。
Marketplace Pulse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賣家占亞馬遜全球活躍賣家基數首次超過半數,達到50.03%,中國賣家已成為除日本外各主要市場均為數量最多的賣家群體。而在亞馬遜美國站排名前100的頂級賣家中,有15位中國賣家成功上榜。
多名中國賣家躋身亞馬遜頂級賣家行列?圖源:Markerplace Pulse
得益于多重優勢,中國賣家在海外已經成為了“香餑餑”,各大平臺也紛紛開始大力招攬中國賣家。
非洲電商巨頭Jumia為吸引更多中國跨境賣家,Jumia提供免費倉儲服務、引入非洲本土多幣種回款服務商,甚至特意在深圳建立本地化團隊,專門幫助中國賣家加強本地化運營。
Coupang此前也發布公告稱,面向中國賣家推出極速開店模式,中國賣家憑中國企業主體及相關資料信息,就可直接申請Coupang本土店,最快1天就能完成開店,前期還提供免月度服務費和交易提傭福利,大幅降低了中國賣家投入成本。
Coupang推出極速開店模式 圖源:Coupang跨境電商
對中國賣家而言,全球平臺的爭搶熱潮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機遇在于市場選擇更加多元,不必局限傳統平臺,更多新興市場的大門正加速敞開;挑戰則來自于本地化運營的深度考驗,不同市場的合規要求、消費習慣、物流體系差異巨大,需要賣家多做準備。只有將供應鏈優勢與本地化運營結合,才能在全球市場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