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批發平臺爆火海外
雖然特朗普關稅直沖中國賣家,但在某種程度上,它也起到了為中國賣家“正向宣傳”的作用。
從4月14日開始,跨境批發平臺義烏購app,在谷歌商店人氣榜和免費榜的下載量增長了200%,尤其是在美國、法國、馬來西亞等關鍵市場,義烏購名聲大漲。在一些國家的購物app榜單里,義烏購下載量甚至排名前十。
義烏購小商品 圖源:yiwugo
雖然義烏購本身就是面向全球市場,但這波暴漲的流量還是有些超出尋常。與此同時,另一批國內批發平臺也在這股下載潮中全面爆發。
比如敦煌網,在海外敦煌網也稱為DHgate。4月13日開始,DHgate在美國爆火,從蘋果商店免費應用排行榜的第352位,一路飆升至第6位,到4月15日更是直接來到第2位。
僅4月13日當天,在iOS平臺上,DHgate下載量就達到了11.75萬次,環比大漲735%。其中,美國市場下載量達6.51萬次,增幅高達940%,成為拉動增長的絕對主力。
直至目前,在全球范圍內,DHgate的熱度依然高漲。移動應用分析平臺APP Magic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DHgate的全球下載量排名在第14位。
敦煌網海外爆火 圖源:AppMagic
除了B2B平臺,原本主打國內市場的淘寶,也成為了意外爆火的流量中心。
4月12日,淘寶海外下載量還在10萬左右,到了4月15日,這個數字立馬飆升至32.6萬,暴漲222%。三方機構七麥數據統計,到4月18日時,淘寶已經拿下16個國家app下載榜第一,在123個國家app榜單中排名前十。
在TikTok、Youtube、Reddit(類似貼吧)等海外社交平臺,如何使用中國購物app,買到最好的商品成為一種流行趨勢。
Reddit淘寶社區 圖源:Reddit
顯然,這股想方設法上中國app的熱潮與特朗普關稅脫不開關系,而這背后最直接的導火索,來自中國制造商們。
就在這些國內購物app大爆前夕,一批中國制造商在TikTok火出了圈。這些工廠現身說法,給老外揭秘奢侈品、化妝品等各種商品的高溢價偽裝。
一位做手提包的大哥直言,“全球80%的奢侈包都是中國制造。真正有“價值”的只是那個品牌logo,一旦沒有了品牌標識,即使用同樣的皮革、五金、拉鏈等原材料制作,價格也會一落千丈。”
這一下可在海外網友圈里引起了軒然大波,本來關稅漲價就讓很多人壓力山大,現在你說,那些昂貴的東西其實成本很低。那好,那就干脆直接自己海淘,省了中間商賺差價。
二、中國制造名聲大漲
其實,中國制造的影響力早已用實力證明,只是由于各種因素,正面影響往往局限在行業內部,負面評論在民間廣為流傳,這導致海外對中國制造的評價實際有失偏頗。
而特朗普關稅,歪打正著,打破了這種失衡的局面,讓真正的中國制造“浮出水面”。
油管一位百萬粉絲博主@Fstoppers表示,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很樂意支持美國制造,但現實是根本做不到。
賣辣椒醬的油管博主 圖源:Youtube
這位博主本身是一家辣椒醬品牌的主理人,品牌定位在中高端市場,所以對包裝工藝有著相對較高的要求。
然而,同樣的辣椒醬包裝盒,美國制造商給的報價要比中國高出800%;同樣的印刷標簽,美國工廠印版費7000美元,印刷標簽2美元一張;在中國,沒有高昂的印版費,印刷標簽根據質量不同,從0.25美分到0.25美元都有。而同樣的包裝玻璃瓶和瓶蓋,在美國甚至找不到能生產的工廠。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其他行業。一位美國妹子在TikTok上吐槽道,她本來就是個小企業主,所有產品都從中國進口。但因為關稅,大約3000美金的布料進不來,她既沒法直接放棄這些貨,也拿不出那么多錢來支付關稅,簡直令人抓狂。
而且,選擇中國制造商,也只是因為,找不到美國制造商。這位妹子表示,在聯系中國供應商之前,她找了幾十家美國廠商,沒有一家能做出來她想要的產品。
美國小企業主抱怨關稅 圖源:TikTok
這些還只是發聲的部分美國企業主。無論這些企業的進口業務里,中國供應商占比多少,這背后都反映出了一個真實現象,中國制造已經無處不在,只有在中國,才能找到每一種產品、每一個小零件的制造商。
總的來說,無論是中國購物app爆火,還是美國企業主抱怨美國制造難以替代中國制造,這種種反應都證明,當中國制造僅僅是被客觀展現,就會有人成為它的擁護者。這與立場無關,僅僅是市場篩選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