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疫情沖擊,促進經濟穩定發展,近日,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從六個方面出臺33項舉措,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服務貿易領域,這些舉措將帶來哪些利好?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分析認為,從通知內容看,其中多項措施將在助力服貿企業紓困、對沖疫情影響、推動企業發展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通知提出將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企業進行存量留抵稅額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按月全額退還,這對穩定企業資金鏈、增加經營流動性、降低企業稅收成本等將產生積極效果。
二是傳統服務貿易企業受疫情沖擊較大。通知提出在對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三項社保費政策的基礎上,將養老保險費緩繳期限階段性延長到今年年底,這將有效緩解我國旅行、運輸等傳統服務貿易企業的資金壓力。
三是服務貿易企業具有人力資源密集屬性,也是吸納大學生就業的主力軍。通知要求,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的,可按每人不超過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這對企業穩定員工隊伍、降低用工成本、擴大人力資源蓄水池都大有裨益。
四是服務貿易企業多為中小微、輕資產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老生常談,疫情下這一問題更為凸顯。通知提出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提高資本市場融資效率等政策舉措,將極大解決企業融資卡點,提升融資便利化水平,助力其做大做強。
五是服務貿易企業普遍存在自由固定資產較少、運營成本較高的問題。通知提出降低市場主體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推動階段性減免市場主體房屋租金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這將成為疫情下推動企業復工達產的又一助推器。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