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境網購份額超越國內網購
隨著跨境電商平臺持續發力,一些略顯邊緣的小市場,也逐漸釋放增長潛力。
在歐洲中部內陸國家匈牙利,這樣的趨勢便尤為顯見。來自匈牙利金融服務公司BiztosD?ntés.hu 的報告指出,目前在匈牙利市場,跨境電商份額已經超越本土電商,成為當地消費者參與網購的新晉熱門渠道。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匈牙利跨境電商市場便達成實質性跨越,交易量超過4900萬筆,同比增長29.2%;在線交易額達1.11萬億福林(約合28.40億歐元),較國內在線交易額(1.011萬億福林,約合25.85億歐元)高出近1000億福林。
匈牙利跨境電商份額大幅上漲?圖源:biztosdontes.hu
過去,通過網上銀行卡進行的電商交易額中,超過60%的支出流向國內在線零售商。但現在,這一比例已經下降至47.8%。相當于,每100福林網購銀行卡支出中,約52福林將流向跨境電商渠道。
報告進一步分析,從增幅來看,過去一年內,本土電商及跨境電商市場均實現較大增長,但二者增長原因有所區別。國內市場交易額上漲主要源于價格上漲,平均訂單交易額從16923福林增至18745福林;跨境市場交易額上漲則主要受規模增長推動,平均訂單交易額從17251福林漲至22639福林。
至于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大幅提升,則關鍵在價格優勢。特別是以銷售低價商品為經營特色的跨境平臺Temu,是如今匈牙利跨境電商市場的主導者。比如同款手機,一般的本土零售商售價在9千至1萬福林,Temu售價則在1千至2千福林,差距之大足以吸引大量消費者轉移視線。
同時,Temu推出貨到付款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戶對低價商品的質量顧慮,下單熱情也就更加高漲。SimilarWeb最新數據顯示,目前Temu是匈牙利購物類網站中訪問量最高的平臺。
Temu網站匈牙利訪問量第一 圖源:SimilarWeb
面對如此形勢轉變,金融專家分析表示,國內電商市場份額下降,境外市場份額上漲,說明消費者信心還是比較穩健,整個市場增速得到保障。但對本土零售商而言,新的市場格局必然帶動競爭加劇。低價是跨境電商的核心優勢,本土零售商還需繞開這一策略,從客戶互動、體驗等層面入手,避免陷入價格戰。
二、中東歐市場潛力釋放
坦白來說,匈牙利電商市場的增長潛力也是地域性的,這主要受中東歐地區發展推動。雖然和西歐相比,這里的經濟體相對欠發達,但憑借網購用戶規模、基礎設施提升等發展條件,這些市場在電商領域的增速同樣不容小覷。
歐洲電子商務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東歐電商市場規模達到1040億歐元,同比增長29%;Statista數據指出,中東歐電商市場增速已經超越西歐地區,2024年市場規模估計為1220億歐元,同比增幅達18%。
中東歐電商市場規模排名 圖源:Statista
在此背景下,跨境電商平臺積極布局,吸引更多消費者參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整個市場規模持續上漲。
比如這兩年擴張速度飛快的Temu。2023年上半年,Temu正式進入匈牙利市場。短短一年,其用戶規模就超過100萬。到2024年底,Temu活躍客戶群已上升至180萬。分圈層來看,在匈牙利網購人群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下載了Temu;在18-29歲年輕人中,大約47%的用戶在使用Temu。
Temu匈牙利占據重要份額 圖源:PWC
市場研究公司普華永道的報告顯示,去年匈牙利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大幅提升,Temu一家就貢獻大約三分之一的營業額。
去年下半年,波蘭電商巨頭Allegro宣布進軍匈牙利市場,并上線匈牙利專屬站點allegro.hu。據Allegro透露,包括捷克、斯伐洛克和匈牙利在內的三大市場,活躍買家數量達390萬,其中會員用戶數突破100萬,兩大指標年均增幅都保持在60%左右。
Allegro正式進入匈牙利市場 圖源:Hungary Today
今年,匈牙利市場領先的跨境平臺,羅馬尼亞電商巨頭eMAG宣布加大招商力度,將陸續投入1億歐元以支持中國賣家。目前,中國賣家進入eMAG可采用一賬號多站點模式,運營包括匈牙利在內的三大東歐國家站點。
可以看到,隨著市場規模穩步發展,平臺布局持續深入,這些過去被視為“小眾”的市場也逐漸煥發出勃勃生機。對那些期望獲得差異化競爭渠道,尋求更大發展的賣家而言,其落腳點或許就在這些市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