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亞馬遜突發COO提示
亞馬遜合規審核持續不斷,賣家在盡力滿足現有要求的同時,仍需持續關注平臺的新動態。
正值旺季備戰的重要關頭,眾多跨境賣家正在緊鑼密鼓地優化運營、備足庫存。然而,近期,不少亞馬遜北美站賣家紛紛反饋稱,他們在打開亞馬遜Seller Central后臺頁面時,收到了一條信息彈窗,顯示其當前賬戶狀態為“存在風險”,需要及時補充商品的原產國/原產地(Country of Origin,簡稱COO)信息,否則賣家銷售將會被限制。
亞馬遜要求提供缺失的原產地信息?圖源:賣家截圖
據悉,這不是亞馬遜第一次要求賣家補充COO信息,此前該通知主要針對歐洲站點的賣家,旨在符合目標市場的海關和貿易規定。
比如歐盟和英國市場就要求進口商品標注原產地信息,以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同時方便計算關稅、增值稅和適用貿易協定優惠,也能追溯商品來源,初步把控產品質量和安全標準。
?歐盟產品安全法規要求標注產品原產地圖源:polinal
如今亞馬遜通過批量觸發機制,自動掃描所有關聯賬戶,才將COO提醒通知拓展至北美賣家群體,標志著平臺合規更進一步。
不過,對于僅運營北美站點,且沒有歐洲市場發貨計劃的賣家來說,此次原產地信息補充要求并非強制性的,賣家可以忽略通知。但如果賣家賬戶下有歐盟或者英國站點開通,或者旗下產品通過任何方式賣到歐洲,則就需要完成原產地信息的填寫,否則將會影響后續正常運營,要是亞馬遜黑五大促啟動前還沒搞定,帶來的影響可不小。
?亞馬遜黑五網一備戰時間線圖源:亞馬遜全球開店
另外,亞馬遜提醒收到通知的賣家,其后臺會一直掛著提醒橫幅,只有補充完對應信息并等待10個自然日后,提醒才會移除。
二、跨境電商邁入強監管時代
隨著各大市場電商監管越發嚴格,亞馬遜在推動市場合規上也是不遺余力,近年來該平臺不斷升級審查機制,織就了一張全方位的合規巨網
以歐洲市場為例,除了要求賣家補充原產地信息,亞馬遜近期還收緊了對賣家的稅務合規要求。今年9月,亞馬遜向所有歐洲站賣家發布通知,要求賣家需提供有效的歐盟稅號,以滿足歐洲增值稅注冊要求。
并且此次稅務合規具有強制性,無論賣家是使用FBA倉儲、從事跨境交易,還是加入泛歐計劃,一旦觸發增值稅義務,就必須提供有效的歐盟稅號。如果賣家不能在9月30日前完成稅號驗證,對應的店鋪權限和FBA功能可能會收到限制。
?亞馬遜歐洲站收緊VAT合規要求 圖源:亞馬遜
無獨有偶,不久前也有跨境賣家在社交平臺上反饋稱,亞馬遜針對評論合規發起了一輪有預謀的整頓行動,導致多個鏈接評論數量幾乎腰斬,“今天發現很多產品的評論都掉了,這次掉評數量簡直空前,之前是幾十的掉,今天的幾百的掉……全部都給你擼光,有種‘伸手必被抓’的態勢。”
此外,還有賣家進一步指出,亞馬遜這次清洗力度很大,存在刷單行為的賣家是重點整頓對象,甚至合并過Vine留評(亞馬遜推出的一項評論管理工具,可幫助賣家獲取優質評論)或做過VP留評的也未能幸免。
賣家反饋亞馬遜大規模刪評圖源:小紅書
可以看到,亞馬遜在推進合規方面十分認真,而且配套的懲罰措施一點不含糊。只要賣家有違規操作,警告通知、商品下架,賬號被封、資金凍結等各種麻煩都會接踵而至。
SmartScout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短短一周內,全球范圍內被封停的亞馬遜賬號超過12000個,其中中國賣家賬號占比為23%,相當于7天內約有2800家中國賣家遭遇封號危機。
總而言之,跨境電商邁入強監管時代,這不僅是平臺層面的規則收緊,更折射出全球電商市場從“野蠻生長”向“合規發展”轉型的必然趨勢。無論是歐洲市場的VAT合規、原產地信息申報,還是評論體系的凈化,本質上都是在倒逼行業回歸 “合規經營” 的本質。
展望未來,能夠在跨境賽道持續走穩的賣家,必然是那些提前布局合規能力、深耕精細化運營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