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跨省域高新技術開發區、探索建立“長三角REITs培育中心”、探索國土空間相互轉換機制和途徑……自2020年7月發布首批支撐政策之后,15日,滬蘇浙兩省一市政府聯合發布第二批共17條政策措施,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理事會秘書長、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華源介紹,2020年出臺的首批政策,在改革授權、資金支持等方面為示范區建設的全面起步提供了支撐。比如,青吳嘉兩區一縣已發放長三角科技創新券3820萬元、并實現通用通兌;示范區內85家定點醫療機構已全部實現就醫全領域結算免備案,已有35項醫學檢驗結果實現報告互聯互通互認。
據悉,今年發布的第二批支持政策主要有十大方面,包括科技創新賦能、存量資產盤活、人才合理流動、教育協同發展等。相較于首批政策,新一輪政策更加注重先行先試、資源導入和標準統一,比如推動長三角碳普惠機制聯建工作在示范區先行先試,有利于充分發揮示范區的示范引領作用,放大改革效應;此外,推動國內外大院名校與示范區合作共建高端創新載體、允許電動自行車跨省臨時通行免于注冊登記等,將實質性助力示范區建設進一步跑出“加速度”。
本輪政策也加大了海關統籌力度。上海海關副關長葉建介紹,前期,通過完善跨境電商進口退貨業務流程、建立跨境電商進口退貨中心倉等,區域內的企業已經享受到切實的實惠。目前,上海、南京、杭州相關海關部門正共同探索試點跨境電商出口轉關業務,進一步提升通關便利化程度,助力企業更有效地配置資源。
“三年來,示范區發展已經完成了夯基壘臺的建設任務,進入到立柱架梁的建設階段,需要進一步豐富發展內涵,提升示范引領的功能?!遍L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介紹,接下來,示范區還將進一步加強與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戰略聯動,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構建統一大市場等,更好發揮示范區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制度創新“試驗田”的作用。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